新聞中心
News屬:燈心草屬
1形態特征
燈心草,又叫水燈草,多年生濕生草本植物。根狀莖橫走,叢生,密生須根。莖簇生,高40~100cm,內充滿乳白色的髓。低出葉鞘狀,葉片退化呈刺芒狀?;ㄐ蚣賯壬?,聚傘狀,多花,密集或疏散,蒴果矩圓狀,種子褐色。
燈心草屬植物有數十個品種,以燈心草最為常見和常用,在工程應用上以選育品種高桿燈心草為主,其比常規品種要高大,根系更發達。另有荸薺(Eleocharis dulcis )、藨草(Scirpus triqueter )、水毛花(Scirpus triangulatus )、螢藺(Scirpus juncoides )、茳芏(Cyperus malaccensis )、香根草(Vetiveria zizanioides )等其他科屬的品種,與燈心草在外形上比較相似,但多數不耐寒,冬季地上部分枯萎,得到廣泛應用的很少。
燈心草株叢緊密,葉細而直立,株高0.6~1m,屬于少有的冬季常綠水生植物,在各類工程上可作為填補冬季常綠植物的空白來選用。
燈心草是水生植物常用品種中全年常綠或半常綠少有的品種之一,耐寒性極強,在長江流域的春、秋季為旺盛生長時間,冬、夏季生長有所減緩,但保持整株全綠半綠。在工程應用上,是填補冬季景觀效果和提高冬季凈化水質能力的優選品種之一。
燈心草在淺水型表面流生態濕地中生長良好,在冬季具有其他植物無法比擬的優勢。通過實踐表明,其在碎石質人工濕地中表現一般,生長緩慢很難形成優勢種群;也不宜用在生態浮島上,其根系不適合無土漂浮生長。
茳芏、香根草均為濕生或陸生草本植物,遠看似燈心草,近看區別還是較大。這2個品種均為熱帶植物,不耐寒,在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難以自然露天越冬,但在華南地區是很好的生態修復和去污凈化植物,在碎石基質人工濕地中得到廣泛應用。